年底房贷收紧 银行涉房贷款比重降低
早在今年4月份,还是另一番情形。
彼时,申请者花费几千元找中介注册一家壳公司,备齐公司营业执照、房屋资产证明、银行流水记录、纳税记录、贷款记录等资料,十到十五天就能申请一笔贷款,还能享受深圳市、区两次利息补贴。
刘春晓身边的不少朋友,据称都有被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客户经理追着放贷的经历。在上半年楼市“打新”热情高涨的深圳,借用信用贷、房抵经营贷投资买房并不是新鲜事。
然而在9月底,有市场消息称,金融监管层再度提醒银行控制新增贷款中房地产贷款比例,给部分银行带来了紧迫感。
越来越难办的按揭贷
刘春晓新近打听到的情况是,工商银行、招商银行等深圳办理网点,个人首套房按揭贷款LPR加点30BP目前仍需排队办理;东莞的部分网点个人首套房按揭贷款LPR加点50BP也需排队;广州的一些网点个人首套房按揭贷款LPR基准利率加点20BP的放款较慢,LPR加点30BP仍正常放款。
深圳招商银行、建设银行、工商银行的相关人士也向第一财经记者证实了上述情况。
招商银行零售信贷部一位负责人士表示,年底房贷收紧,除了部分银行涉房贷放款额度即将用尽、是银行前紧后松的惯例之外,“30%”的监管红线是悬在越线银行头顶的一把利剑。
该招商银行负责人士补充道,央行和银保监会年初就有要求,本年度新增涉房贷款不能超过全部新增贷款的30%左右,这对银行有一定的约束作用。
2020年度银行半年报显示,招商银行、浦发银行、兴业银行、平安银行等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比超过30%。招商银行在深圳的部分网点已于三季度开始主动减少新增涉房贷款。
首套房按揭贷是部分银行眼里的香饽饽,而在另外一部分银行眼里,可能却是主动边缘化的业务板块。尤其是央行对于银行新增涉房贷款的占比提出30%的要求后,更进一步加剧了首套房按揭在商业银行的鸡肋地位。
一位从业十余年、不愿透露姓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负责人士直言,虽然一二线城市优质客户群体基础广泛,首套房按揭贷安全保障系数高,银行出现坏账的可能性要低一些。但是,收益低、人力物力投入大。
“‘限购’、‘限贷’住房调控大背景下,首套房按揭贷审批很繁琐,银行花费同等人力、物力的情况下,收益只有对公业务的一半左右,甚至不到三分之一。”上述负责人士无奈感慨道,在银行贷款利率已经放开的今天,开展太多这方面的业务于中小型商业银行来说无太大裨益。
实际上,这几年,类似于兴业银行、光大银行、中信银行等,在部分三四线城市早已开始停止受理住房按揭贷款业务。
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交通银行等国有大行的新增涉房贷款占比虽在上半年末已调整至30%以下,且在深圳福田区、南山区等核心网点的新增涉房贷款业务开展暂时并没有作出调整。但受访人士几乎都有提及新增涉房贷款业务比重降低,从紧是大趋势。
“至少到明年初,房贷这块收紧的情形才有可能稍微松动。”上述招商银行零售信贷部一负责人士表述。
调控政策纷至沓来
放到更长的时间周期来看,银行涉房贷款比重降低早已被开发商人士认识到。
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今年8月发布的署名文章《坚定不移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》中指出,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,2019年与2016年相比,房地产贷款增速下降了12个百分点,新增房地产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。但他也直言道,房地产泡沫是威胁金融安全的最大“灰犀牛”。
房地产去库存政策后,房地产贷款新增占比自2016年的44.8%,降至2019年末的34.0%。按照本年度新增涉房贷款不能超过全部新增贷款比例30%来做推算,这意味着房地产贷款占比将回归至行业去库存政策前的2015年(30.6%)。
8月底,业界所谓的“三道红线”新规出台,即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%、净负债率大于100%、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不得融资。被地产金融政策精准锁定的开发商已经先站到了调控的中心。
与融资监管、房贷收紧相伴的,是接连不断的楼市调控。
最新的10月9日,徐州、绍兴相继出台相关政策,加码楼市调控。截至目前,已有14城加码楼市调控。去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放在当前的大背景来看,被认为是楼市长期调控基调的一部分而已。
今昔略有不同的是,与趋紧的房地产金融政策相对应是行业逊于往年的销售业绩。
层层传导之下,整个三季度,地产股在7月销售回暖的带动下短暂冲高,随即受各地楼市调控政策及房地产金融政策监管影响下行,过半房企市值缩水。
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更清晰地感知到房企金融监管的持续发力,也越发意识到企业经营策略调整的必要性。
在8月底各大房企的中期业绩会上,数家房企高层言及“三道红线”、陆续出台的楼市调控等,几乎都提及到房企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将与日俱增。万科(000002.SZ/02202.HK)董事会主席郁亮在9月底的南方区域媒体会上表示:“‘三道红线’开始,金融红利时代画上句号,进入管理红利时代。”
与往年还有所不同的是,今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房企供货节奏相比往年后移了一到两个月左右。目前来看,不少房企在全年业绩目标完成度较低的情况下,销售、去化承压,四季度将加快推盘节奏、加速去化。
在此背景下,将更加考验房企运营实力,倒逼房企加快提升运营管控效率、平衡财务指标。而部分时刻关注涉房信贷风向的买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眼下暂时抱着持币观望的态度,期待年底还会有一波新的营销热潮、成交高峰。(吴俊捷)
相关阅读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热门标签
精彩放送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01-31
-
今日必看
-
精彩话题
-
今日推送
- 天天微头条丨突发!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逝世 年仅40岁
- 全球视点!上市公司参与私募投资需谨慎
- 精选!双录促规范 长期优势明显 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怎么选?
- 资金涌入 多只房地产ETF涨停
- 深圳超高清显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启动 推动多链条深度融合
-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:推行“工会有约”制度助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
- 1至8月河北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4% 高于全国1.8个百分点
- “云”助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创收 抢抓信创产业和数字经济新业态发展机遇
- 普涨出现 上升趋势或有延伸
- 天天视讯!八大券商主题策略:降准与稳房产利好非银板块 如何破解银行股低估值之谜?
- 全球滚动:国家能源局: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应并尽并、能并早并
- 环球快消息!基金经理离职加速 年内离职基金经理近300位
- 【当前热闻】又是特斯拉?台州路口高速追尾两车 现场零件散落一地!
- 【世界时快讯】最多118亿!11月这些股票ETF遭抢筹
- 光明区出台措施支持脑科学发展 项目最高支持1000万元
-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创收4172亿 存续总规模达29.15万亿
- 喜讯!赵王印象城和古武当山景区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
- 国寿寿险业务展现较大韧性 规模价值继续引领行业
- 七部门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 持续扩大品牌消费
- 蒙牛全力推进“再创一个新蒙牛” 上半年实现业绩逆势增长
- 银保监会出台理财公司管理办法 要求建立内控管理机制和组织架构
- 23家深企东盟食博会觅商机 链接东盟国家企业资源
- 深圳市知识产权金融协会成立 为深圳创新驱动发展注入动能
- 中电源动内地总部落户龙华 将与港铁深圳共建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
- 深圳首个科技金融服务站揭牌 有效延伸南山科技金融服务触角
- 深圳完成首宗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处罚案件 积极整改罚款依规减半
- 山东省莱西市总工会大力推进工会联系引导社会组织工作
- 河北省秦皇岛市发放1.8亿余元惠企政策奖补资金助力企业发展
- 河北省保定市深化升级“百行联千企”活动 进一步提高帮扶成效
- 征集超10万个岗位!河北邢台启动“百千万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程”
- 最新消息!河北省文化和旅游重点企业在丰宁举行座谈会
- 河北:打造更高水平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
- 青海省推进企业吸纳就业社保补贴“直补快办” 助力稳岗扩就业
- 200个联合实验室见证产学研蝶变 多肽+合成生物带来全新碰撞
- 国际金价跌至近15个月以来最低点位 “买金热”再现
- 泰康回购1.28亿股员工持股计划形成库存股
- 重磅!特定养老储蓄即将开启首轮试点
- 扎堆跨界布局新能源 他们真跨界还是蹭热点?
- 深圳海关推出“大湾区组合港”模式 打造湾区海上物流大通道
- 非洲电商用户增长迅速 深圳跨境电商掘金非洲新蓝海
- 深圳今年第二批居住用地集中出让 成交总额约339.32亿元
- 深圳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稳步增长 解决企业燃眉之急
- 《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》9月1日起实施 租金明显上涨政府可“干预”
- 安徽各级工会举办2000余场线上线下招聘 让7万名职工实现稳定就业
- 北交所券商执业质量评价排名大洗牌 39家券商排名提升
- 中信银行4950亿元稳供应链 加快线上产品创新
- 20家机构因拒收现金受罚 处罚金额1000元至19万元不等
- 广发银行22条举措纾困小微企业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
- 大家人寿发布“星链计划” 探路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
- 2023年1月1日起施行《体育法》为体育保险提供有力依据